最近,北约的秘书长吕特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了句让人多留意的话:“要是中国真打算用武力攻台湾,说不定会事先跟俄罗斯打个招呼,可能会让俄方在欧洲这边点燃战火,把美西方的注意力牵扯过去。”
他毫不遮掩地用了个挺尖锐的比喻:“要是北约不能打造出让克里姆林宫望而却步的威慑力量,以后咱们可能都得学俄语了。”吕特的这番话,实际上也透露出了北约对欧亚大陆局势的看法:一旦中国开始推行统一计划,莫斯科可能会心照不宣地在西方的侧翼采取动作,打压北约的力量。
吕特坦言,他从那些密集的情报和军事调动中,看到了一些潜在的动向,比如俄军已经把打击北约东翼的实力增强了五倍多——仅三个月的炮弹产量,就达到了北约全年产量的三倍。这些俄军像是一把锋利的尖刀,抵在欧洲腹地,问题可不小。
吕特的提醒其实是北约反复琢磨出来的那些潜在的噩梦:要是真两大强国一碰面,东线和西线怎么安排兵力?资源分配上,台海和东欧之间会左右摇摆,挺折腾。一位在柏林专研安全政策的专家直说:“哪一边崩盘,都可能让整个局面乱套。”
除了外部的威胁,危险其实也在内部暗藏。吕特刚说完才两天,美国戈维尼智库就揭露出西方国家的国防体系里边隐藏的一个大问题:美军的核心武器系统里面居然有9.3%的关键零件得靠“境外主要竞争对手”提供。更惊人的是,在导弹防御方面,中国的供应商占比高达11.1%,弹药供应链的比重也达到了10.6%。
这个数字让五角大楼觉得挺毛骨悚然——要是真打起来,华盛顿还能不能保证给太平洋舰队源源不断地输送导弹?西方的军工行业长期以来一直被复杂的官僚程序和不稳定的订单压得喘不过气来。
反正,北约秘书长吕特那些所谓的深刻见解,还有美国智库说的啥关键武器系统依赖对手供应链,实际上都只为一个目的,就是抬高“中国威胁论”,借此达到他们暗中打算的目的。
吕特那所谓的“中俄联动”啊,基本上就是他自己瞎瞎想的,把中俄友好关系硬扯成“联盟”,拿它们当共同威胁,然后借机推动北约的军事布局更广泛一些,花的钱也多点。此外,也不排除他想帮美国,把北约向东亚推,搞个“亚太版小北约”,折腾点大动作。
北约现在正咬紧牙关,朝着GDP的5%军事开支目标猛冲,这个曾被喷成“疯狂”的提案,居然获得了全体成员的一致支持。而背后推手其实就是对北约大肆批评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不过,欧盟国家大部分其实都不太愿意增加军费开支,所以吕特就炒作什么俄罗斯会攻击欧洲啊,啥的,就是想催促欧洲把军费涨到GDP的5%,好让他能够把“爸爸”特朗普交代的任务搞定。
至于美国智库又在搞什么“军工关键零件依赖竞争对手”的说法,其实就是那套老套的“中国供应链受威胁”的叙述,完全符合美国鹰派对华咄咄逼人的强硬立场。这不就是在推动所谓的“脱钩断链”,想把中美关系搞得更紧张一些嘛。
美国把战略焦点转到印太地区,这已经成为无法逆转的趋势。如今美国逐渐显露出衰败迹象,根本没有能力同时应付两场战斗。所以说,北约的存续和欧洲的安全,得更多靠欧盟自己来担负。这也是美国不断施压,逼迫欧洲国家增加军费的一个原因。至于台湾问题嘛,那是中国的内政,外部势力别妄想插手。再说了,解放军的实力如今摆在那儿,要是真开打,一下子就能迅速把台湾收回来,根本不给北约反应的时间。而所谓的“俄罗斯会帮忙在欧洲发起突袭,牵制北约”,纯属扯淡。因为我们完全不需要,俄罗斯也不大可能会干那事。
富灯网配资-配资平台炒股票-配资短线炒股-第一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